首页 专题 > > 正文

焦点速递!青城文脉|记忆中的草桥

2023-02-09 11:56:51 来源:呼和浩特日报 分享到:

呼和浩特市旧称归绥,名字来源于“归化城”和“绥远城”,由归化城(旧城)与绥远城(新城)两座城市在清末民国合并而成,故名归绥。1954年改名为呼和浩特,蒙古语意为“青色的城”。

归化城是现在的呼和浩特市旧城区域。曾经的归化城风景秀丽,虽是塞外,但风光无限。绕着城池,潺潺的流水,翠绿的柳树低垂。一座座小桥,在日光的映衬下,倒映在扎达盖河上,美丽而静逸。在扎达盖河上,有八座这样的小桥。其中一座名叫草桥,也叫公安桥。而这两个名字各有来历。

草桥位于庆凯桥以西,民国十九年建,因东北处有草市街,故人称草桥。该桥建在太平召街南口,位于当地老百姓口中称呼的衙门口,也就是典狱巡检署衙门前,于是又有了公安桥这个名字。


(资料图)

先来说说草桥,就在草桥的东北处,有一条专门出售草料的草市街。为什么会有草市街呢?因为归化城和绥远城里,饲养骆驼、牛羊的人家很多,饲养牲畜自然需要饲料,于是就有了专门出售饲料的草市街。而草市街的不远处就是十分出名的牛马交易市场,当然离草桥最近的那座桥,也就叫牛桥。有了牲畜的交易集散地,不远处的饲料出售地,也就自然而然地生意红火起来。

草市街里大多都是牲口草料,别看是草料,但也被细分为粗料和细料。据记载,细料就是很碎的麦秆,里面还伴着磨豆腐之后剩下的豆渣,会混合在草料之中,营养价值高,牲口吃了也好消化;而粗料大多都是杂草风干后的草料,里面会混合粗盐,牲口吃了有力气。粗料一般适合大型牲口食用,而生病了的动物,或者是名贵的马匹等都需要购买细料。有时饲养牲口的人们会在特定时期把细料掺杂在粗料当中,给牲口增加营养。所以一个小小的草市当中也有不少学问。

除了占据主导的草料以外,草市街里还有一家出售煤炭的煤炭店,名字叫做义成局,全是老字号了。这家店里出售煤炭,自然也就有专门批发煤炭到市面上零散出售的煤炭贩子。整日拉车运煤,也是草市街的一道风景。

知道了草桥的名字由来,那么再来说说公安桥。公安桥原来是木桥,水冲后,于甲子年修成砖桥,1959年特大洪水时又被冲毁。后古丰书院(呼市八中)南侧重搭木桥,1960年加固该桥,且因为该桥位于太平街南口,故又改称太平桥。

那么,说到公安桥,就离不开两座衙门,一是兵备道,一是典狱巡检署。兵备道全称是山西归绥兵备道,地址在现在的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。乾隆五年时兴建。其机构级别相当于省之下府之上。既是地方行政机构,又管辖绿兵营。兵备道的建设需要大块土地,但北门外无大块土地,于是选择在扎达盖河和坝口子河两河中间冲击出的沙头地建造,而这块地方正好由公安桥连接跨越扎达盖河。

巡检署全称为归绥典狱巡检署,隶属兵备道,属县级衙门,主管缉拿罪犯。据载,巡检署正房五间,东西配房各五间,飞檐硬山建筑。署院西为监狱,高墙壁垒,解放后为市公安局所用。于是公安桥一词来源于此。

草桥连接着扎达盖河两边,位居西河北岸翰墨飘香的古丰书院、门禁森严的巡检署衙门、双塔高耸的太平召(宁祺寺)和归绥兵备道衙门后面的“慈禧怿园”,还有西河南岸的旅蒙商名号天义德。

贾勋老先生是我区著名诗人,不仅深深热爱着这片土地,而且可以详细地描述出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众多典故。

“曾记得在我家门前,有一座灰瓦饰顶、青砖镶边又紧贴河岸的照壁。它的两边,分立着两株绿荫如盖的百年杨柳。每当夏日,这里便成了小贩云集的地方。但见从和合桥走来的北村瓜农,把一担担品种各异的香瓜放在这里叫卖。此刻,围观者特别是小孩子早被引逗得垂涎欲滴。只是,那时的一般居民还囊中羞涩,连多买几个瓜的钱也掏不出来。”贾勋的回忆点出了草桥旁边的风景。

草桥下面就是扎达盖河,而因为扎达盖河的河水,也让草桥与河水融合成美丽的景色。

“每到春天,河流解冻时,河面上飘着一层浮冰,大的冰块上面有泥土、干草、树枝,远远地看上去,浮冰就像是一个流动的冰岛。一中后街北面有一个大沙滩,这个大沙滩没有粘土,由上游的水冲刷而成,水多的时候,沙滩就被水漫了,水少的时候,这里就是孩子们的乐园,沙子很干净,孩子们在上面打滚,一些调皮的小孩会找一个小木棍,把河面上飘过来的冰凌捞上来吃,那时候的冰凌能吃,基本没有污染。”贾勋先生回忆说。

原先沿岸分别建有归绥兵备道衙门、归绥同知衙门、归绥典狱巡检署衙门和明苏克乃莫齐召及古丰书院。在道署衙门前河床内,由于西河、乌里沙河的汇合,每年冬季结冰,春季融化,流量增加,将后沙滩的细沙冲刷到此处,待泉水南流后,便形成一片片长满绿草的沙滩,再加上泉水潺潺流淌,垂柳绵绵、绿草茵茵,便形成归化城最美的景色之一。

草桥被冲毁后新建的桥梁被称作太平桥,也就不得不说一说与之相关的太平召了。听老人们说,太平召开始叫宁祺寺,顺着桥口的街道往西一拐,是一个大院子,院子里便是宁祺寺召庙。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人们不得而知,但是,安宁的寓意能从这个名字里看出来。后来,这个召庙被改为太平召。

一座桥,随着两岸风景人物的变换,名字也跟着变换着,但每一种都离不开归化城的故事与旧貌,每一个名字也都记录了一段历史。虽然现在已经看不到这座草桥了,但它的故事却值得人们回忆。

来源:记者 杨彩霞

统筹/郭秀芬 校读/张臻 张晨昱 初审/段磊 终审/阿拉腾

关键词: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世界地质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1   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